“不能让工人的汗水白挥洒了,终于赶在下班前完成了24宗劳务合同纠纷化解工作……”,当工人满意离开法庭时,廉江法院石岭法庭连春平法官由衷地说道。
6月5日上午,24名劳动者还是忧心忡忡来到法庭准备起诉拿回辛苦钱,却没想到案件没起诉成,只用不到一天时间,法庭就把她们的问题解决了。
原来,工人蔡某某等24人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廉江市某电器有限公司工作,双方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平时公司有统计工资并按时打进工人的银行卡里,后该公司因账户被司法冻结出现资金断流问题,未能按时支付劳务费,尚拖欠蔡某某等人劳务费2200-5000元不等。于是便出现了工人集体上门准备立案的一幕。
石岭法庭收到立案材料后,经分析研判,认为该系列案涉及人员多,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晰,事实清楚,如果适用调解的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化解矛盾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随即启动“庭所共建”诉源治理机制,将24宗案件委派给石岭司法所进行诉前联合调解。
“拖欠工资属实,但我们公司账户被司法冻结,资金链断流,实在没有办法啊,”电器公司代表陈某诉说着自己的苦衷。
“这些都是工人们辛辛苦苦在你电器厂打工赚来的辛苦钱,金额也不大,知道你确实有困难,但能不能想办法凑钱支付她们的血汗钱呢?”司法所调解员意味深长地做着陈某的思想工作。
“如果查明你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却故意拖欠,人民法院绝不容忍,必将追究你的法律责任”,连春平法官严正告诫陈某,并明确告知陈某关于恶意拖欠工资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联调过程中,石岭法庭发挥法律业务优势,司法所发挥调解力量优势,以“拉家常”“摆道理”“讲法律”的方式给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
陈某在法庭、司法所的不懈努力、耐心沟通下,在看到24名工人期许的眼神下,最终与24名工人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廉江市某电器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16日前全部付清工人蔡某某等24人的劳务费。
达成调解协议后,石岭司法所迅速形成人民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法庭当场依法对双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调解协议等材料进行审查,并对双方签订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出具了裁定书,赋予其强制执行力。至此,经过一天的不懈努力,24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顺利调解结案,矛盾纠纷在一日内高效妥善化解。
“没想到一天之内就把我们24个人的事情全部解决了,有了这份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保障,我们的心里也踏实多了,感谢法官们一天的辛勤付出……” 蔡某某等24名当事人感慨道。
这是廉江法院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的一个缩影。廉江法院推动法庭、司法所“庭所共建”,利于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的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矛盾,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今年以来,廉江法院诉前调解案件983件,其中指导、联合司法所化解各类诉前纠纷4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