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表谢意,感谢信诉心声
发布时间:2025-01-23 10:10    已浏览:3203    作者:胡涛

image.png

 1月21日,一个冬日暖阳的午后,廉江法院立案庭收到了一个跨越两千公里的快递,里面是一面印有“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

“感谢立案庭的高效立案和耐心调解,为我们追回货款。”原来,在收到这个快递之前,廉江法院立案庭就接到了一通千里之外的感谢电话。

 一通电话、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image.png

 时间回到2021年,被告罗某某因在海口市的某工程建设需要,向原告上海某公司购买潜污泵及配套控制柜设备,双方于2021年5月6日签订《产品购销合同》。2021年6月9日原告上海某公司按约将该批设备运输至被告罗某某指定的地点并安装调试,合同约定被告罗某某须在2021年8月前支付全部货款,但其仅支付了72%的货款,而剩余28%的货款56000元,原告上海某公司多次催告,但被告罗某某均是口头上承诺,并未实际支付,原告上海某公司无奈诉至法院。

 1月16日,原告上海某公司委托员工李某作为代理人前往廉江法院立案。立案庭干警黄梓君了解到代理人从外地长途跋涉过来申请立案,仔细查阅案卷材料后主动联系被告罗某某,得知其有调解的意愿后,立即向立案庭庭长黄坤亮汇报相关情况。黄坤亮庭长了解案情后,组织立案庭干警协助原告代理人李某在立案大厅现场操作网上立案申请,并交由速裁团队潘玉霞法官承办。

 潘玉霞法官接收案件后,迅速与被告罗某某取得联系,“潘法官,现在生意难做,又临近年关,实在是没办法一下子掏出来五万多,你看看能不能让我分期给,我争取在四月份就付清。”了解到被告罗某某的调解意愿后,潘玉霞法官与原告代理人李某沟通,组织双方调解,但因为被告罗某某在海南省,只能在线上进行调解工作。为充分给双方提供一个无障碍沟通的平台,潘玉霞法官前后给被告罗某某打了数通电话,终于在一通通的电话中,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方案:被告罗某某于2月18日前支付20000元,4月10日前支付36000元给原告上海某公司。

 但案件接下来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被告罗某某年纪较大,不懂如何使用广东互联网统一庭审平台来线上签署调解协议。而当时已经是下午,潘玉霞法官考虑到原告代理人李某还需返程,而指引被告罗某某进行线上签署还需要时间,为减轻诉累,潘玉霞法官团队现场指导原告代理人李某进行线上签署调解协议,让其有充裕的时间返程,并不断地耐心与被告罗某某解释操作流程,最终在1月16日当天,案件成功调解结案。

 纸短情却长,字简意更深,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承载了当事人感激与信任的心声,也是廉江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廉江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做实定分止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