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刺鼻异味中的工程困局
“这味道熏得人脑仁疼!”被告莫某吐槽道。
近日,安铺法庭庭长韦丽珍带领干警走进案涉自建房时,扑面而来的刺鼻气味令人皱眉。卫生间内,排污管道发出“咕咚咕咚”的异响,污水残留形成的黄褐色污渍蜿蜒在地砖上。这是近日安铺法庭现场勘验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的真实场景。原告陈某与被告莫某两夫妇因工程尾款纠纷闹上法庭,而现场弥漫的异味与刺耳的管道噪音,成为这场纠纷最直观的感受。
合同履约:从合作到对簿公堂
“货不对板,装的那些电线、排污管道根本不能用,我房子都租不出去,我损失巨大。”被告莫某说道。
时间回溯至2018年11月,双方就原告陈某承揽被告莫某名下的一栋八层自建房的水电安装工程相关事宜签订书面协议:由原告陈某以包工不包料方式承接房屋水电及排污管道工程,工程款按进度支付至70%,验收合格后结清尾款。原告陈某自述2021年12月,被告莫某告知其不需要再施工,而原告陈某认为当时已经施工至工程95%。工程停滞后,被告莫某仅支付25000元工程款,剩余29376元一直拖欠,此后原告陈某试过到派出所、综治中心等处解决均无果。原告陈某无奈起诉至法院,而被告莫某则反诉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部分楼层的排污管没有做好,部分卫生间没有按照协议约定安装暗线,部分楼层和楼梯间甚至完全没有施工,更严重的是排污管道返臭、异响导致房屋无法出租,造成数万元租赁损失。
法院介入:现场勘验揭开真相
受理案件后,被告莫某认为案件需要,递交了现场勘验申请书。韦丽珍法官考虑到,房屋现状最能直接反应工程进度和质量,直接关乎双方诉求,便决定择期进行现场勘验。
韦丽珍法官来到现场后,发现房屋内弥漫着刺鼻臭味,排污管道异响声此起彼伏,还有部分房间的电线杂乱或者尚未通电,卫生间排污管返臭问题尤为突出。这些质量问题,直观展现了工程存在的瑕疵,但被告提出的“工程不达标”主张仍需专业鉴定佐证。
调解迷局:数字鸿沟下的博弈
被告莫某因为工程质量问题,不愿意支付尾款,还针对房屋的水电安装工程量和已经施工的部分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申请鉴定。韦丽珍法官组织双方进行听证,进一步了解到原告陈某是接手的他人未完成的工程,且自身并无相关资质,加剧了工程隐患。
“工程已经做到95%了,可以收尾了,我只要再做几天就可以完工了。”
“就现在这个样子,怎么收尾,按我说,顶多就完成了一半。”
双方对工程量的多少、质量是否达标一直争执不下,都认为应当进行鉴定。
“鉴定费少说都要大几千,还要申请方先预缴,接下来又要耗时几个月,你们真要拖下去?”韦丽珍法官劝说双方道。最终在多次释明下,双方仍坚持鉴定,但态度有所缓和,双方愿意接受调解。
韦丽珍法官考虑到双方的协议已经在履行过程中,如可以继续履行,那就既可以让原告拿回工程款,又能改变被告房屋现状得以出租,但这一方案很快遭到了双方否决,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
破局时刻:情理法交融促和解
韦丽珍法官决定调整策略,通过“背靠背”调解寻找一个双方都满意的金额,便引导双方开始理性评估诉求:“管道虽有问题,但原告确实完成大部分工程,也不是每一个房间都有问题。”同时向原告陈某释明:“你做的安装工程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被告确实存在租赁损失,适当让步更利于纠纷解决。”
“工程都接近尾声了,我做了那么多工,最低最低也要给我25000元。”
“这些管道、电路好多都不能用,我租不出去,我的损失很大,我最多给18000元。”
经过几轮“面对面”沟通,韦丽珍法官发现双方对金额的争议仍然很大,便告知原告陈某择期开庭审理。此时被告莫某来询问对方的调解意愿,韦丽珍再次做其思想工作:“你们能接受的金额相差太大,他那边说要25000元。整栋楼的工程量不小,你看看你这边还能不能让步?你们也拖了三四年了,与其继续争执,不如调解结案,你也好早点找别的施工队整改,早日把房子租出去,及时止损,减少损失。”
“25000就25000!快叫他回来调解!”被告莫某激动说道。
法庭干警及时叫住即将离开的原告陈某,再次组织调解。最后双方达成调解:被告莫某支付24888元工程安装款解决纠纷,原告陈某不得再就该工程安装问向被告莫某主张任何权利义务,同时被告莫某放弃要求原告赔偿损失。被告莫某当场支付,原告陈某出具收据,至此,该起一波三折的承揽合同纠纷终于了结。
从现场勘验的刺鼻臭味到最后一刻的握手言和,这起案件见证了安铺法庭始终坚持调解定纷止争的“和”力量,更向社会传递出“调解优先、能动司法”的司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