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法官、湛江廉江市人民法院安铺人民法庭庭长徐小新: “让老百姓满意是我最大心愿”
发布时间:2019-07-26 14:35    已浏览:1123    作者:曹萌珊    来源:廉江市人民法院

■全媒体记者 许接英 马大为 通讯员 曹萌珊 

 同事说“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80后”,领导说“他是一名积极上进、低调谦虚的最年轻中层领导”,群众说“他是一名心里装着我们的小伙子法官”。大家口里称赞的“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湛江廉江市人民法院安铺人民法庭庭长徐小新。

徐小新(左)和同事一起向群众派发扫黑除恶宣传资料

 徐小新所工作的安铺,管辖三个镇和一个农场,416平方公里面积,3万多人。这里案子虽然多,但绕不开那些乡亲里道;案情虽各式各样,但绕不开那些家长里短。“这里的案子几乎都是离婚、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邻里纠纷,看起来都很简单,但背后牵引的纠纷千丝万缕。”在基层工作,徐小新每天都和群众打交道,他形容自己所办的是“简单的复杂案件”——所谓简单,缘于法律事实大多清晰明了,依法判决并非难事;而复杂之处则在于案件中夹杂着当事人激烈的情感心绪,要做到息事宁人,办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则极为棘手。因此,徐小新常说:“让老百姓满意是我最大心愿”。

办好一宗案子 教育一片人

 莫某新与莫某喜均是廉江市安铺镇夏插村的村民。2014年,两人因为村口的一块0.5亩的责任田起了争执。原来,莫某新在这块责任田上耕作已有16年,其堂兄莫某喜不但阻止莫某新耕作,还企图把责任田占为己有。事后,镇上领导多次出面调解,莫某喜既不听劝说,还继续阻止莫某新耕作。莫某新只能向廉江市人民法院安铺法庭起诉。

 徐小新经走访,了解到该责任田自2001年以来就由莫某新耕作。由于该责任田位于夏插村村头,交通方便,空气清新,而且陆续有村民在责任田附近建起新房子。因此,莫某喜就产生了抢夺责任田归自己使用,并准备建新房子。

 “被告的行为不但侵害了一户人的权益,在村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好,其他村民会争相效仿。”徐小新决定在夏插村委会召开巡回法庭,现场进行一场法制宣传。

 开庭那天,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已经坐满了村民。开庭的时候,徐小新再次进行调解,但被告莫某喜依然态度坚硬认为责任田是属于他的。开完庭后,徐小新马上为当事人和旁听人员讲解了农村责任田以及物权保护纠纷案件的相关法律知识。该案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最后徐小新作出了民事判决,判令被告莫某喜返还被侵占的责任田0.5亩给原告管理、使用。但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又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院维持原判。案件生效后,被告并没有主动清理责任田上的花生。原告再次向法庭反映情况,徐小新又来到被告家中做被告思想工作,被告承诺说等花生成熟收割后返还责任田。结果夏天过去了,被告收割完花生,又在责任田上种庄稼,徐小新主动协助原告向法院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结果,被告太顽固,完全漠视法律尊严。徐小新协助机关执行局同志拘留了被告15天,被告才把责任田交还给原告。

 村委会干部说:“这起纠纷已经延续好几年了,两届驻镇领导都参与调解,村委会也多次出面协调,都搞不定,还是徐庭有办法”。

刚正不阿 取得当事人信任

 “要请徐庭吃顿饭不是难,而是根本请不到”。一宗案子的当事人说。“老百姓来这儿打官司就是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把法官当作依靠。我会公正办理每一宗案件,不会拿老百姓任何好处,”徐小新说。

 原告陈某作为休闲场所的所有人,将休闲场所租给被告许某。本来原、被告是朋友关系。后因被告没有按时支付租金以及在承租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双方引起纠纷,最后对簿公堂。

 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原告多次提出请徐小新吃饭,均被拒绝。但原告还是不放心,还通过多人出面邀请,均被拒绝。徐小新为了打消原告的顾虑,于是在办公室,另外一名同事在场的情况下,对原告进行解释相关的法律和纪律,承诺法院会依法公正办案,请他放心。最后徐小新用常挂在嘴边的话对原告讲:“我不吃你的饭,也不吃别人的饭,请你放心,我们会公正处理。”

 经过这次谈话后,第二天原告就主动配合法院进行调解,作出了让步,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办理后,在当年的中秋节来临之前,原告提着礼物到法庭,说是送给法官的礼物,但也被徐小新明确拒绝。

 在第二年的一天,原告又来到法院,这次他是作为代理人到法院,他亲戚被车撞伤来法院起诉的。开始原、被告的意见分歧很大,但这次他作为代理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相信法庭、相信法官会公正处理,也同他的亲戚解释。最后案件很快调解成功。

 同事评价

 法官助理曹萌珊:徐庭长除了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心为人民服务,私下为人真诚,平易近人,很懂得体恤下属。

 法官助理詹国华:徐庭长办案总是急当事人所急,忧当事人所忧,真正地做到了兼顾法理和情理。

注:该篇文章出自2019年7月24日南方工报刊登的报道